杏彩体育app下载:电子管原理及束射四极管KT88结构研究

  电子管曾为人类开启了电子时代。跟半导体器件相比,它透明的外壳、肉眼可观的尺寸,为我们普通爱好者探索它的秘密提供了方便。本文以一款型号为KT88的束射四极管为例,记述一些研究结论。

  本人一台电子管功放,用来推动一对德国产老音箱EL80,中低音醇厚绵延,高音得益于EL80天蚕丝振膜的轻巧,甜脆灵动,丝般柔滑。夜深人静时分,音乐缓缓流淌,橙灯光清幽温润,渐渐的,思绪被沉浸了。

  基本上,玩电子管功放的,不仅仅于满足音乐,还有一份更为重要的情结,就是技术。如果能弄清一些原理,似乎可以把音乐听得更通透些。

  该功放用了6个电子管,包括4种型号,从左往右分别是:电压放大管6N9P、稳压管WY2P、整流管5Z3P、功放管KT88。

  电子管功放,总体上还是小众的。20世纪60年代后,半导体晶体管及集成电路异军突起之后,电子管逐渐成为昨日黄花,在点亮了电子业界半个世纪后,电子管的微弱光芒,渐渐熄灭了。但在音响领域,电子管以古典、醇厚、独特的风格,依然守着三分田地,甚至有发扬光大之趋势。

  当然,在超高频、大功率领域,真空电子器件如陶瓷发射管、微波三极管和四极管、调频感应加热发射管,以及军事雷达、通信、电子对抗领域中的速调管、行波管、前向微波器件等,仍是不可替代的。

  KT88是旁热式束射四极管,在电路中起低频(音频)功率放大作用。最早由英国GEC公司于1957年为音响电子专门开发。本人的一对KT88为俄罗斯生产。

  KT88的参数为:灯丝电压6.3V,灯丝电流1.6A,阳极电压250V,阳极电流145mA。最大阳极电压600V,最大阳极耗散功率42W,最大第二栅极耗散功率8W,最大阴极电流230mA。

  上图给出了一个小型电子管的结构剖视图,以及KT88的照片。因网上找不到KT88的剖视图和实物拆解照片,我又不舍得敲掉一个管子,所以本文只能通过参照其他资料的示意图以及实物照片来洞悉KT88的内部结构了。

  如右图b,为表述方便,用三层云母片及底座将结构划分成5层,再旋转不同角度,拍摄照片,然后进行分析。经大致测量,5楼高度约1厘米,4楼约1.5厘米,3楼是主体,层高4厘米,2楼1.2厘米。

  灯泡:1854年,德国人亨利·戈培尔发明灯泡,这可算是最简单的真空器件了。要让灯丝通电后升温发光,须将灯泡抽成真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

  阴极射线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明了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是一个真空玻璃管,管内二侧安装了阴极和阳极,接上几万伏的高电压后,阴极会发射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走直线,但在电场和磁场里会偏转方向,能在玻璃壳上产生荧光。如果改变阳极材料和电压,可以在阳极靶上轰出了X射线。英国人JJ汤姆生系统地研究了这种射线年,他提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并取名为“电子”。

  生效应:1883年,生在改良灯泡的灯丝时,尝试在灯泡中封入一个铜丝,竟然发现灯泡通电后,这根铜丝与灯丝间有微弱的电流。尽管这种现象当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生为其申请了专利,并称为“生效应”。实际上,这个微弱的电流就是热灯丝发射的电子流。

  二极管: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现在看来,从生效应到二极管,只需在把铜丝做成极片再加上正电压就行,好像很简单。但当时,一些理论未发展起来,也缺少应用需求。后来,交流电的应用,以及无线电的发明,需要用到“整流”和“检波”,二极管就应运而生了。

  二极管的“整流”和“检波”,实质上是把双向的交流信号变为单向的直流信号,即在信号的正半周时,热阴极向阳极发射电子,二极管导通;在信号的负半周时,电场反向,阳极无法向阴极发射电子,二极管截止。共工作原理参见下面两图:

  5、三极管:1907年,美国科学家福雷斯特制造出第一支真空三极管。注意,美国人来了!此后,美国一直引领了整个世界!福雷斯特的发明无与伦比,只是当时人们不知道有什么用,以至于申请专利时被当作骗子。

  三极管原理并不复杂,在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再加增加一个“控制栅极”,就形成了三极管。因为控制栅极十分靠近阴极,栅极与阴极间施加负电场,阴极就不发射电子,栅极施加正电场,阴极就发射电子,而且可以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控制电子束流的大小,从而实现“以小控大”的放大作用。输入信号加在栅极上,放大后的信号从阳极输出。

  6、四极管:从上图分析可知,三极管的阳极承担了“加速电子”和“信号输出”两个任务,但二者相互矛盾,即:加速电子时希望阳极电压稳定,但输出信号靠的就是阳极电压变化。解决办法就是把这二个功能分开,阳极专门用于输出大信号,加速电子则另请高明:再增加一个叫栅极,即“帘栅极”或“屏栅极”,该栅极设置在控制栅与阳极之间,靠近控制栅。工作时加上固定的正电压,专门负责加速电子。如下图:

  7、五极管:四极管又有新问题:电子束在屏栅极(帘栅极)的加速下,打到阳极时动能很大,会从阳极中轰出“二次电子”,这些电子在阳极和屏栅极之间,不知道何去何从。当然最终要看周边电极,谁电压高就往谁方向走。

  在四极管中,阳极和帘栅极都是正电压。区别是:帘栅极电压是固定的,但阳极电压是随输出信号高低变化的。当阳极电压高时,电子仍旧返回阳极;但随着信号变化,阳极电压也可能会低于帘栅极,这时,二次电子毫不犹豫地飞向帘栅极。

  这就坏了:减小了阳极电流,增加了帘栅极电流。帘栅极目的是加速电子,又不需要收集电子,真正收集电子的是阳极,只能奔赴阳极的电子才能在阳极电路中形成输出电流,起到放大作用。有人可能会说:没事,无非就是费点电嘛。但这种“负阻效应”将在放大信号时引发严重失真及自激振荡,导致四极管根本无法使用。还有可能会让帘栅极过热烧掉。

  解决办法是:再增加一个栅极!加在帘栅极与阳极之间,叫抑制栅极,并与阴极相接。这样,帘栅极的加速电场,被抑制栅极隔开,二次电子回头一看,首先看见抑制栅极的零电位,没任何吸引力,只得乖乖地再飞回阳极。发明了“五极管”,电子管技术才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除了五极管,人们另辟蹊径,发明了“束射四极管”,也解决了二次电子的问题,主要应用在音频功放领域中。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结构上看,束射四极管没有使用抑制栅极,改用了“集束屏”,集束屏与五极管的抑制栅极相同,连接到阴极上,与阴极同电位。普通电子管外圈阳极、中心阴极的结构,让阴极电子流任何角度都可以飞向阳极。但在束射四极管中,加了集束屏,挡住了大半方向,电子只能通过集束屏的开口处飞向阳极面。造成的效果是电子束流被压缩,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空间电子密度,这就是名称“束射四极管”的来历。集束后后,密集的电子束在靠近阳极附近的空间时,依靠本身的空间电荷,形成了超过15V的电压降,一般二次电子能量一般不超过15V。二次电子往阴极方向一看,附近空间中密密麻麻一堆负电子,帘栅极的加速电压根本就看不见,于是被这个空间负电压赶回了阳极。

  好,了解了束射四极管的工作原理,我们来欣赏一下KT88的内部结构,再分析一下结构及设计上的原理。

  为方便理解及描述,根据从实物照片中观察到的结构信息,绘制出KT88主体部件(对应3楼)的截面图,并自定义了一些名称。如下图:

  0度视角:云母片看起来不圆,是因为此处玻璃外壳变小,拍摄时光线折射导致变形。可见阴极的扁平面,对向的AB阳极杆方向。

  云母片上2道狭长开孔(蓝色箭头),猜测作用可能为:组装时方便工具伸入去微调;热伸缩缝;气体分子通道。(未查到资料,仅作猜测)

  270度视。所有固定杆都是穿过一个套管,套管固定在云母片上,为防止松动滑动,对套管进行了压焊。4号固定杆处可见压焊痕迹。

  通电后,阴极被加热呈发红状态。尽管这段阴极很短,但也可发射热电子,后面讲到的管壳上的蓝光,就是这部分阴极惹的祸。

  3楼主体结构中,控制栅很靠近阴极,易被加热,造成热电子发射。为帮控制栅散热,顶部及底部(4楼、2楼)的控制栅杆上,各焊接了2个散热片。同时,这个散热片也可以挡住阴极打向帘栅杆的电子,减少漏电流。

  3楼是电子管的主体,高度约为4厘米,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阴极、2组栅极、束射屏极、阳极等电子管的主体部件,同时提供了电子束流的发射、控制、成形、抵达等工作空间。

  外围包了一圈阳极,内部结构看不太清。我们只能通过几个圆孔、阳极板与上下云母片的缝隙、以及4楼2楼露出的部分,来洞悉其内部结构。

  阳极板和散热片。散热片焊接在阳极板上,阳极板对合后焊接在阳极杆上。照片看不太清楚,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下。

  两片阳极板叠合后,端部进行了折边,折边宽度约4毫米,角度约160度,可以通过底部的红色A框看清折边的细节。由于折边的缘故,阳极板的内表面外翻,可见内表面与外表面光泽不一样,内表面没有涂层,显得光亮,而外表面涂覆散热涂层,质感明显要粗糙。

  粉色色块标记的是散热片,该散热片的折边角度,可以通过底部的红色B框判断。散热片上有6个点焊点。

  阳极板在CD轴线个圆孔,两边对称。如果在一侧打光,另一侧就可以通过圆孔观察到内部结构。理论上,视线会被集束屏遮挡(参见图19),但实际上,集束屏在此处开了竖直的、上下贯通的矩形孔,因此可看到内部的栅极、栅丝。

  总体上,经过上述分析,3楼内部结构大致理清。主要还是集束屏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靠有限信息推算,可能不是很正确。

  到此,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圆孔的作用是什么?里面集束屏开的矩形孔有什么用?看过其他电子管,也有这些孔。如果说让人们看看里面的阴极栅极,这理由说不通。猜测原因:内部集束屏散热?有网友知道的请留言告知。

  实际上,还有很一些杂散电子,通过内外两层孔一直打到了玻璃壳上,形成了蓝光。下图是同一张照片,右边照片对蓝光作了强化。仔细观察,可见蓝光是萦绕在玻壳上的,并有一定的形状。正对玻壳的蓝光,形如“花生壳”或“糖葫芦”。

  上图中,从阳极圆孔往里可以望见阴极,那么,阴极的一些电子也会朝外发射出来。考虑沿途有两重栅杆阻挡,因此不可能形成较大的电子束流

  阳极圆孔附近的区域,若对阴极来说是直线暴露可见的,那么这些区域会对阴极上的热电子产生电场吸引力。

  这些电子到达圆孔边缘时,如果靠近阳极板的,则直接打上阳极板,形成阳极电流。还有一部分离圆孔边缘稍远的,则依靠动能惯性,从边缘处飞出打到了玻璃外壳上,激发玻璃产生蓝光。

  圆孔本身无电场,不会吸引电子。只有掠过圆孔边缘处的电子,才会飞出来。因此,玻壳上蓝光的形状,都与阳极孔洞、缝隙的边缘有关。

  玻壳发光机理是:电子轰击玻璃,打入材料分子或原子,原子内部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稍后这些电子跃迁回原能级时,能量转为光子释放出来。发蓝光与玻璃原子内部电子的固有能级有关。

  花生壳蓝光带中间还有一条竖条状的蓝光带,这里,加速电子的电极是帘栅杆。从图22中可见,黑色的帘栅杆,并未完全遮住阴极,帘栅杆加有250V的加速电压,因此一些电子会受到加速,掠过帘栅杆的边缘,再从圆孔中飞出轰击玻壳形成蓝光。因栅杆是竖条状,蓝光带也是竖条状的。

  蓝光多见于功率电子管,这些缝隙结构不同,蓝光形状也各不相同。这种蓝光与管子本身的橙光一起,让电子管显得如梦如幻,煞是好看。但蓝光对管子是不利的:一是形成无效电流,造成功耗增加;二是导致玻壳局部区域温度上升。有的电子管采取在玻壳上喷涂碳的方法,来均衡吸收电子能量。

  上图,主要观察阴极与热子的结构。因为阴极是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