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app下载:集成电路产业形势分析及建议

  集成电路产业具有知识含量高、经济带动作用强、单位土地面积产值高等特点,是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当前,这一“高、精、尖”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总体发展速度快于全球水平。受惠于国内电子制造业和信息终端品牌企业的兴起,近年来,我国芯片设计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本土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封测业受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影响,发展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专业代工比重不足。集成电路装备业总体呈增长态势,预计2015 年产值规模将在2012 年基础之上翻倍。集成电路材料企业众多,但产业基础参差不齐。

  2014年经营业绩稳步上行。据HisTechnology预计,201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同比增长9.4%,为近4年来最好成绩。在全球市场改善及国家加大推动力度等因素影响下,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营状况明显回升。例如,集成电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从2014年年初的2.48%增至11.24%。

  形成三大产业集群。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区域,已形成规模性的产业集群。其中,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发达、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和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与之相比差距明显,但仍有自身优势。

  存在的问题。一是产值与市场规模不匹配。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占全球市场的50%,但产值仅占全球的11%。二是本土企业规模偏小,技术不足。例如,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业前十大企业中有四家外企。从技术水平看,以芯片设计业为例,尽管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但主要聚焦在细分产业的低端领域。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偏重封测业,占比达48%。四是投入不足。五是高端人才短缺。

  在营收表现上,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先进技术贡献比重远低于国际领先企业。台积电一半营收来自45nm及以下制造工艺,而我国最大的本土企业中芯国际仅为10%。——编者注

  产业链日趋完善。目前,北京已形成以设计为龙头、制造为支撑,包括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各个环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中关村和亦庄开发区为聚集区,以八大处工业园区和空港、林河工业开发区为支撑点的产业布局。中关村将打造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现已集聚紫光、君正等一批优秀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及IC咖啡等27家创新型孵化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已挂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力争到2020年总收入超过800亿元,设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园区将与石家庄共建封装测试产业基地,构建环渤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亦庄将建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目前,已逐步形成以中芯国际为龙头,集封装测试、装备、零部件及材料、设计企业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产业规模达北京市的二分之一。

  近十年来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68%,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40.37%,封装测试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98%。目前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约100家,年总产值达16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编者注

  重点企业发展良好。目前,本市集成电路设计业已成为国内行业的风向标,制造业占据高端环节,封装测试业发展初具规模。发展形成一批重点企业,中国华大、大唐微电子等连续多年入选国家十大IC设计企业,中芯国际成为全球第四大集成电路代工企业。紫光集团通过并购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世界第十大集成电路企业,2014年芯片业务总出货量达5.5亿颗。

  国际方面:一是美、日等国仍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我国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二是产业向亚洲转移趋势明显;三是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呈分工合作、结盟研发等新趋势,产业进入“寡头垄断”、“寡头结盟”新阶段。

  国内方面:一是我国已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二是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首个项目近日落子浦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正式落地,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三是全球产业转移、跨国公司向轻晶圆模式的战略调整都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发展机会;四是本土企业研发提速,多项先进和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产业未来走势预判。一是在我国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经营状况或继续改善;二是伴随移动智能终端及芯片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云计算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技术演进将出现新趋势;三是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地方或掀起新一轮投资竞赛,国内企业将掀起兼并重组潮;四是我国将继续引领全球产业增长。

  彭博社数据显示,过去18个月来,中资企业已斥资近50亿美元参与5项与芯片产业有关的重大收购活动,超过2005-2012年间总和的60倍。——编者注

  着眼于产业资源整合。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国际并购,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芯片设计与芯片制造联动”等有效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包括政府资助等在内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首都智力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投资、股权债权等方式促进集成电路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在京津冀合理布局。(编辑:龙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