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app下载:马鞍山:以改革创新集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沿江重要工业城市,制造业是马鞍山的立市之本。马鞍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以制造业为“纲”,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马鞍山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排名中,居第45(剔除直辖市,较上年提升1位),位列全省第3。

  马鞍山市因钢而设、因钢而兴,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明显,但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马鞍山市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打出“亩均论英雄”、产业工程师学院、“七未”项目、“企”声响应等一系列“组合拳”,激活资源要素活力。2023年,马鞍山市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188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均突破1000家,战新产业产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0%。

  今年1月5日,新年第一周,全国10个省、36个市相会长三角,齐聚马鞍山,参加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交流会。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国十大标杆案例,发布了“亩均英雄贷”金融服务模式研究成果。

  “存量”转型,既要赋“智”,更重提“质”。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招,马鞍山市在我省率先启动亩均效益评价改革,通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活力更优、产业实力更强、创新动力更足、生产效率更高。

  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套以“亩均效益”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将企业进行分类,再对分类的企业实行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机制的结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齐升。

  “亩均论英雄”,评价是基础,运用是关键。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并非一成不变,马鞍山市每年都会结合实际对评价办法进行修订,及时调整指标和权重等内容。从“1.0版本”到“4.0版本”,层层递进,马鞍山市摸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以创新实施全域联动改革体系为例,市级层面推动亩均、能耗、产能“三大论英雄”,县区层面推动“一载体一特色”,企业层面高效能推广“提升亩均效益十二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资源要素配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2年2月,落地马鞍山市博望区的宁博一体化高新区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6.5亿元获批,成为安徽省“亩均英雄贷”首笔获批项目。

  改革实施以来,马鞍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59万元提升至23.55万元,增长87.05%;亩均营业收入由281.16万元提升至419.49万元,增长49.2%。

  2023年3月10日签约、7月19日打桩动工、11月5日首批设备进场、12月22日项目一期投产......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在马鞍山市集中攻坚“七未”项目的务实举措下,联想控股旗下的正奇光能20GW高效电池片项目(一期)跑出了令人赞叹的“正奇速度”。

  高质量发展要靠高质量项目支撑。2023年,马鞍山正奇电池片一期等172个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6.3%。

  马鞍山市通过对工业“洽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库、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等“七未”项目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项目建设。“七未”项目攻坚做法入选全省首提首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典型案例。

  “正奇速度”故事是马鞍山市运用“七未”理念提速项目建设的鲜活实践,而在这片发展热土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对进展不快的重大招商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名负责同志、一支分队、跟踪服务、一抓到底”;对签约落地慢的重点招商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加快落地专项行动;对在建未入库统计项目,比对项目清单,实施精准指导,推动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对建设进度滞后的在建项目,实施四级统筹调度机制,实行“清单管理、派单交办、对单销号”......

  2023年,马鞍山市库迪咖啡等46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7个;美利信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388个重点项目开工、开工率113.8%,泉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期等270个重点项目竣工、竣工率134.3%。

  2023年5月8日,“中国·马鞍山‘才聚诗城高校行’”在安徽工业大学正式启动,马鞍山市领导带队先后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才聚诗城高校行”活动。系列高规格的招引活动,凸显了马鞍山重视人才、渴求人才、招引人才的诚意和决心。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最大的底气,也是城市最大的动能。“才聚诗城高校行”通过开展市长高校行、产业专班高校行、市情政策进校园、“百校千企万岗”引才招聘等系列活动,广泛招引高校毕业生在马创新创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拿到毕业证同时,我也拿到了工程师的职称。”安徽马鞍山学院2018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韦传杰没想到,毕业时多拿的一个职称证书,让他脱颖而出免试入职一家上市公司。

  2021年,马鞍山市在马鞍山学院率先设立产业工程师学院,探索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通道,培育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工程师学院的学生毕业就获得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三个证书,让学生“带着职称去就业”,有效提升了就业质量,让企业“招来就能用”,深受企业普遍欢迎。截至目前,全市高校产业工程师学院累计评审认定获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530人。

  在生产一线,具有特殊技能、绝技绝活,尚未取得技能证书的特殊技能人才,被形象地称为“黑手套”员工。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证书、唯身份”倾向,切实把评价权交给企业,做到“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

  这一破格机制让一个个一线“技术大咖”脱颖而出,获得“实至名归”的晋升。他们为之兴奋的不仅是薪酬待遇的提升,更有荣誉感的激励、进取心的增强。2022年以来有1829名“黑手套员工”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鼓声点点急,举措频频出。马鞍山市连续三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以2023年为例,全市迭代实施人才新政5.0版,成立市科创和人才发展集团,走进70多所高校开展“才聚诗城高校行”等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7个,引育各类人才5.1万人,新设产业工程师学院两家。

  “通过‘采石会客厅’,企业遇到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马鞍山马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查焯兴奋地说,企业安心谋发展,2023年的产值达到14亿元。

  2023年,查焯受邀参加“采石会客厅”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反映的人才、资金等“瓶颈”问题被一一破解。多家银行合计授信2500万元,相关部门帮助招聘生产、质量等方面专业人才7名,招工200余人。

  这样的故事只是制造业发展大潮中的一朵浪花。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企声响应”专项行动,创新“采石会客厅”企业服务集成改革、升级企业服务中心功能、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6项措施,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

  2023年,马鞍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施行。制定实施157项对标提升举措,近70%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全省标杆水平;开展“优环境、稳经济”大走访等活动,实现“四上”企业走访全覆盖;常态化举办“采石会客厅”63场,整合升级企业服务中心功能,收集企业诉求7029件、办结率达100%。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刚刚过去的2023年,马鞍山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进入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4个县区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3个县区入选增速十强。